近期,美国国内正面临着严峻的 “鸡蛋危机”,鸡蛋价格飙升,供应短缺,这一状况给美国民众的生活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。为化解这场危机,美国政府、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纷纷行动起来,从多个方面探寻解决之道。
自 2022 年初开始,禽流感在美国肆虐,成为此次 “鸡蛋危机” 的罪魁祸首。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,截至 2025 年 2 月 26 日,已有超 1.6 亿只鸡因禽流感死亡。仅 2024 年第四季度,美国就有约 3500 万只蛋鸡因禽流感被扑杀。追踪鸡蛋价格的农业市场研究公司 Expana 数据表明,过去 4 个月里,美国约 15% 的蛋鸡被宰杀,鸡蛋批发价格因此上涨了 255%。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,1 月份一打鸡蛋的平均价格为 4.95 美元,几乎是一年前的两倍,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。在物价较高的加利福尼亚州,2 月 16 日到 28 日期间,一打鸡蛋的平均价格从 9.15 美元涨至 10.27 美元。
面对这一困境,美国农业部率先发力,计划投入 10 亿美元应对危机。其中 5 亿美元将用于帮助家禽生产商实施更高级别的生物安全措施,如在禽类养殖场周围建立 “更好、更智能的边界”,在谷仓之间设置有效屏障,防止病毒通过农场工人的靴子、衣服,或是其他媒介传播。美国农业部还在重新储备禽流感疫苗,并加快疫苗的研发和审批进程。尽管家禽生产商担忧疫苗接种可能引发贸易问题,但从长远看,疫苗接种仍是预防禽流感的有效手段。
为缓解禽流感给农民带来的冲击,美国农业部计划拿出 4 亿美元为受影响的农民提供额外经济救济。政府还考虑通过提供贷款、税收减免等政策,助力家禽产业复苏,增加鸡蛋供应量。美国农业部也在着手消除鸡蛋生产商面临的不必要监管负担,以提高生产效率。美国鸡蛋生产商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查德・格雷戈里表示,美方支持临时进口蛋类产品,以缓解国内鸡蛋供应紧张。目前,美国将目光投向了全球第五大鸡蛋出口国土耳其。土耳其鸡蛋生产商中央联合会称,土耳其计划今年向美国出口 4.2 亿枚鸡蛋,这一出口量将创下历史新高,其中 2.4 亿枚将于 7 月底前到货,其余将在年底前交货。美国也向波兰、荷兰等国询问鸡蛋出口事宜,试图实现进口渠道多元化。不过,从北欧国家的反馈来看,跨大西洋鸡蛋贸易面临诸多阻碍,如生产标准差异、贸易壁垒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关系等。
除政府层面的行动外,家禽养殖企业也在积极探索降低成本、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。在饲料成本方面,企业正通过研发更高效的饲料配方,降低饲料成本,提高家禽养殖效益。自动化养殖技术也逐渐受到青睐,它能提高家禽养殖密度和生产效率,降低劳动力成本。部分大型家禽养殖企业已开始试点自动化养殖设备,从喂食、清洁到收集鸡蛋,都可通过自动化系统完成。
在市场监管与信息公开方面,美国政府加强了对鸡蛋市场的监管力度,打击囤积居奇、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。美国司法部已对美国鸡蛋价格飙升展开初步调查,包括大型生产商是否合谋提高价格或抑制供应。美国农业部等相关部门也在及时发布禽流感疫情、鸡蛋供应量、价格等信息,增强市场透明度,引导消费者理性购买。美国劳工统计局每月定期公布鸡蛋价格数据,帮助市场参与者及时了解价格动态。
尽管各方积极行动,但解决美国的 “鸡蛋危机” 并非一蹴而就。美国农会联合会经济学家伯恩特・纳尔逊表示,若禽流感持续,当前计划的进口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。从历史经验看,受病毒感染的农场通常需要三到六个月恢复生产,而此次禽流感中,恢复过程可能长达一年以上。新病例的增加也加剧了养鸡场恢复产能的难度。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・罗林斯也坦言,解决鸡蛋危机需要长期努力,短期内价格虽可能因进口等因素稍有下降,但随着复活节等节假日需求激增,价格仍可能再次上涨。
美国的 “鸡蛋危机” 暴露了其农业供应链在面对重大疫情时的脆弱性。要彻底解决这一危机,不仅需要政府、企业和消费者多方协同合作,更需要在疫情防控、产业扶持、市场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,构建更具韧性的鸡蛋生产与供应体系,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挑战。